胆汁酸内标在代谢组学、临床诊断及药物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,其核心在于通过同位素标记技术提高分析准确性,以下是具体介绍:
胆汁酸内标的作用
胆汁酸内标通常采用同位素标记的胆汁酸类似物(如氘代、¹³C标记的胆酸、鹅脱氧胆酸等),在分析过程中与目标胆汁酸共同经历提取、纯化、检测等步骤。其作用包括:
1.校正基质效应:生物样品(如血清、尿液)中的基质成分可能干扰目标分析物的检测,内标可补偿基质引起的信号变化。
2.补偿样品损失: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,目标物可能因吸附、降解等原因损失,内标可量化损失比例,确保定量准确性。
3.提高仪器稳定性:内标信号可监测仪器状态(如灵敏度漂移),确保批次间数据一致性。
胆汁酸内标的应用场景
1.临床诊断:
①肝胆疾病:血清总胆汁酸(TBA)是肝功能敏感指标,内标法可准确区分肝细胞损伤(如肝炎、肝硬化)与胆道梗阻(如胆结石)。
②妊娠期胆汁淤积:内标法可精确测定血清胆汁酸水平,预测胎儿并发症风险(如TBA>40 μmol/L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加)。
③新生儿肝胆疾病:新生儿TBA代谢未成熟,内标法可监测肝炎综合征及胆道闭锁的病情进展。
2.代谢组学研究:
①胆汁酸代谢通路:内标法可定量分析初级胆汁酸(如胆酸、鹅脱氧胆酸)与次级胆汁酸(如脱氧胆酸、石胆酸)的动态变化,揭示肠道菌群对胆汁酸代谢的影响。
②肠道菌群与宿主互作:通过内标法检测胆汁酸谱,可研究肠道菌群失调(如小肠细菌过度繁殖)对宿主代谢的影响。
3.药物开发:
①药代动力学研究:内标法可追踪药物对胆汁酸代谢的影响,评估药物肝毒性或胆道排泄效率。
②药物-胆汁酸相互作用:研究药物是否干扰胆汁酸肠肝循环,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。
更多产品信息来源:http://www.shpufen.com/Products-35754071.html
https://www.chem17.com/st408477/product_35754071.html
胆汁酸内标的应用场景


